首页  科研概况  岗位职责  研究机构  传媒社联  科研政策  下载中心  信息公开  警示教育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项目申报专栏 >> 正文
   项目申报专栏
通知公告
· 关于调整浙江传媒学院社会科学...
· 浙江传媒学院关于科研与创作项...
· 关于开展“科创活动月”的通知
· 关于开展浙江传媒学院高水平创...
· 关于开展2025年“第十九届浙江...
· 关于转发第15届中国金鹰电视艺...

关于2017年度浙江省公益技术应用研究计划和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报的通知

2016年06月08日 00:00  点击:[]

各学院(部)、部门: 根据《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关于2017年度省公益技术应用研究计划和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报的通知》(浙科发计〔2016〕103号)的文件精神,2017年度省公益技术应用研究计划和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报工作已启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要求 (一)资格要求 1.省公益技术应用研究计划和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面向在我省登记注册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其他从事社会公益事业的机构组织申报。 2.作为项目负责人同时主持各类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含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创新团队自主设计项目)不得超过1项,作为主要参加人员不得超过2项。有项目在研的,应当重点做好在研项目的实施,限制申报2017年度省公益技术应用研究计划和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二)时间安排 2017年度省公益技术应用研究计划和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于2016年6月6日启动申报,截止时间为2016年7月5日。 二、申报程序 (一)申报方式 2017年度省公益技术应用研究计划和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采取自主申报,限额推荐的方式,我校限额推荐申报省公益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12项,限额推荐申报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为10项。我校将统筹做好项目申报的组织工作,按限额申报数汇总组织校内评审,根据评审结果择优在网络申报系统中推荐,同时在项目申报截至日期前将纸质材料与项目清单统一推荐上报。 (二)网络申报 2017年度省公益技术应用研究计划和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须通过浙江省科技创新云服务平台进行申报。浙江省科技创新云服务平台网址:http://www.zjsti.gov.cn/index.aspx。经网上审核通过后,形成有水印标记的项目申请表。网上填报受理时间为:2016年6月8日8:30至7月5日17:30。 (三)提交材料 系统打印项目纸质申请表(含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式三份报送校科研处。 三、重点支持领域和选题范围 (一)公益技术应用研究计划 本计划支持公共性、非营利性、具有明确应用方向与前景的技术研发及成果的推广应用,请围绕以下重点支持领域进行申报: 工业公益领域:围绕我省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求,根据《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纲要》、《浙江省 “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明确的目标任务和技术领域,重点支持引领和支撑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前沿技术,支持信息经济、智能制造、两化融合、新材料、新能源与高效节能等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支持突破核心基础零部件和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等产业化工程化技术瓶颈的先进技术,支持工业设计、工业互联网+等高技术服务业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鼓励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在基础前沿技术研发基础上的应用示范。 农村农业公益领域:围绕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重点支持粮油作物、畜禽、水产、林业和农业经济作物的健康安全种养殖技术研究,动植物疫病诊断与防控技术研究。围绕发展绿色生态农业,重点支持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土壤环境保护与修复、肥药两减与节水技术研究及安全生态“三药”创制。围绕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开展农产品资源化增值高效利用、特色农产品营养成分和功能因子分析、农产品(食品)精深加工和利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技术研究。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物流,开展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与控制、农产品绿色高效与智能化物流、农产品追踪溯源等技术研究。围绕现代农业装备与智能化,开展数字农业软硬件技术、智能装备与配套机具的研发。围绕跨界融合农业发展,重点支持一二三产业技术的集成在创新和融合技术研发应用。 社会发展公益领域:紧密结合我省社会发展需求,围绕生态环境、人口健康、公共安全、海洋科技和文化、教育、交通、体育、旅游等主要领域开展关键共性技术和智能高端设备的研究和应用。生态环境领域主要围绕“五水共治”、大气污染、固废与土壤污染,以及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环境管理监测等开展研究与应用。人口健康领域主要围绕疾病诊治、健康养老、创新药物和高端医疗器械等开展研究与应用。公共安全领域主要围绕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洪涝灾害、抗震防灾、安全生产、公安消防等各类事故开展研究与应用。海洋科技领域主要围绕港航物流、海洋工程及装备、船舶设计制造、远洋渔业、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智慧海洋等开展研究与应用。其他社会事业领域主要支持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在电子商务、教育、文化、体育、旅游等应用技术研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主要支持结合实验区建设示范主题,开展科技成果的综合集成应用与示范。 国际合作领域:紧密结合浙江产业发展实际,围绕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充分利用国际科研与创新资源,重点支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的合作研究项目;与国外知名大学、企业、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的项目;能对我省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关键共性技术合作研究项目;与国外机构合作开展的应用技术研究项目。 (二)软科学研究计划 本计划项目主要围绕省委、省政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部署要求,聚焦中央以及我省“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重点任务组织开展科技政策与对策研究,分为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两类。 1.重点项目。采取定题方式申报,主题题目不得调整,可另加副标题,每个项目经费资助额度6-10万元。 (1)创新型省份重点政策研究。围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率先建成创新型省份等重大问题,选择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课题,重点研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路径、突破及对策。聚焦重点政策内容,跟踪和评价政策执行情况,结合国内外科技发展态势,分析新问题、新需求,研究提出对策建议。 (2)创新型省份重点指标监测与评估研究。聚焦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建设的目标和重大任务,借鉴国内外相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提出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建设进展情况和创新实力的指标体系和综合性指标,并进行监测分析。研究与加快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相适应的市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 (3)提升我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对策研究。围绕夯实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调查企业研发活动和研发机构建设、并购情况,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建设情况,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情况,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减免情况,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情况与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情况,网络与信息技术等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情况,提出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4)集聚建设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对策研究。围绕建设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科技城、国家和省级高新区、特色小镇、众创空间、孵化器等科技创新平台,调查各大平台集聚资源和推进情况,分析国内外创新要素集聚机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集聚创新资源、建设高能级科创平台的对策措施以及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政策建议。 (5)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机制研究。围绕打造七大万亿级产业,建设信息强省和制造强省的目标,调查全省各地有关产业基础、技术水平和发展情况,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情况,开展“四换三名”、“两化融合”等工作情况,结合国内外战略性新兴产业或创新型产业培育的相关经验,研究适合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的技术路线图,提出推进我省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6)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研究。围绕打造全国一流的科技成果交易中心,调查我省科技成果管理、处置、转化、产学研合作、技术市场建设及中介服务机构运行等工作情况,梳理评估国内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举措,分析阻碍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问题,提出我省促进成果转移转化的政策建议。 (7)完善科技人才政策体系研究。以打造人才生态最优省份为目标,调查我省科技人才培育、引进、使用、流动、评价、激励等方面政策实施情况,重点分析杰出人才培育机制、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管理机制、海外人才引进机制、高校院所科技人才流动与评价机制、引导科研人员向企业集聚机制及企业研发人员激励机制等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8)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研究。围绕落实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政府科技创新管理带来的影响。结合浙江实际,研究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研究科技投入、资源配置、绩效评价与保障机制,研究科研院所体制改革和市县科技体制综合改革,研究第三方机构参与政府科技项目管理机制和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的相关机制。 2.一般项目。每个项目经费资助额度3-5万元在以下14个领域中自由选题或自拟题目申报:科技创新发展研究,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环境及体制机制研究,“互联网+”时代的产业发展与商业模式预测研究,创新型企业与新型研发机构案例研究,新兴产业技术路线图与产业技术政策研究,创新方法研究,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研究,科技伦理、文化与环境建设研究,科技与金融研究,高技术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现状及发展态势研究,创新产品政府采购政策研究,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融合机制研究,国内外科技政策跟踪与比较研究。 四、其他事项 (一)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优先支持优秀研究团队开展稳定持续的专题研究。优先支持深入一线实地调研、数据确凿、研究方法科学、分析全面深刻、操作性强且有明确成果应用部门的调研类、实证研究类项目。重点项目申请人应有副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一般项目申请人应有中级职称或硕士以上(含)学历。 鼓励年轻人作为项目负责人申报项目,项目负责人年龄在35岁以下的应占各单位申报数35%以上,项目负责人担任单位中层以上领导干部不得高于申报数20%。 (二)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项目 国家和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限报1项。申报时在题目后面注明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名称(加括号),不纳入各设区市限额推荐数。 (三)实验动物平台和分析测试平台项目 实验动物平台项目、分析测试平台项目一并纳入公益技术应用研究计划申报,在申报时注明平台研究项目。申报指南另行通知。联系电话:86876839。联系人:洪棋文联系地址:行政楼603校科研处办公室 科研处 2016年6月7日

关闭

地址:浙江杭州下沙学源街998号 电话:0571-86832039/86876839 Mail:zjcmkyc@126.com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 浙江传媒学院人文社科与创作处 版权所有 |  信息技术中心  技术支持